陳靜
在網絡及新媒體專題培訓班上,老師講到媒介化生存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時,說她在大學校園里給了大學生四個選項:對象、手機、美食、睡覺,問大家敢不敢誠實地說出心中的排序?讓她意外的是人數最多的排序是手機、睡覺、美食、對象。她很奇怪,把手機放在第一位還能理解,為什么把對象放在最后?他們回答說,很簡單,手機、睡覺、美食都是為了自己。在感嘆他們自我意識膨脹的同時,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人生終究要由自己來成全。
自我意識的覺醒是與社會發展和文明程度密切相關的,曾幾何時一些人認為“愛情”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甚至“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自古以來多少有情兒女為了愛情歷盡坎坷,受盡磨難,以至獻出生命。古今愛情的悲喜劇也構成了人類文藝作品的主流,成為影視戲曲的基本內容。又曾幾何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思想成為人生桎梏,不少人因為不能生育或生不出兒子而遭夫家唾棄,遭社會白眼,從此打入“冷宮”,有人甚至為此丟掉生命。
反觀現如今年輕人不婚不育者不乏其人,不少年輕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生育是父母的鐐銬。自己一個人經濟穩定,自由自在,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何必讓婚姻和孩子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也不愿意為了家庭和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有的人作為獨生子女在爸媽的呵護下長大,總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孩子,負不起為人父為人母的責任,即使結婚也會選擇丁克生活。有的在高房價、教育內卷嚴重等多重壓力下,認為如果給不了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那不如不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
時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追求的人。他們的這些想法也被現在社會所包容、理解,作為成年人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惑和難題,未婚的要思慮結不結婚,已婚的要思慮生不生育,職業是選擇相對穩定收入少的還是高風險高收入的,職場女性還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全職太太的社會價值如何體現,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在破解難題與自我相逢的過程中要完成從做自己到成為自己的成長和蛻變,確實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最近聽到一位全職太太的哭訴,為了陪兩個孩子到城里上學,她成了全職陪讀媽媽。丈夫在老家經營企業,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婚內出軌要求離婚,她委曲求全,想盡一切辦法守護著自己傷痕累累的婚姻。其實全職太太是一個最危險的職業,也是一個24小時隨時待命,一年365天全勤在崗的職業,自己含辛茹苦,八面玲瓏應付家里所有人的要求,唯獨沒有自己,還常常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尊重,丈夫嫌棄子女瞧不起,這事擱誰身上都會不痛快。
聽到她的哭訴,我只能安慰她:“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君選擇?!辈⒂靡晃粶刂菖笥训淖龇ㄩ_導她,這位溫州的朋友丈夫高大帥氣,事業有成,資產超億,家中兩個小孩,弟弟家的兩個孩子也常常在她家托養。她沒有因為四個小孩全職在家,也沒有因為經濟無憂而放棄“折騰”,更沒有在丈夫的事業中占個虛席,名存實亡?;榍八且晃恍∮忻麣獾囊魳肺璧咐蠋?,婚后她用經商的理念經營家庭,抓住教育孩子這一關鍵,其他的放手社會化,并從養育孩子的需求中尋得一線商機,另起爐灶,做起了高品質生活用紙的生意。有人問她:“你先生那么優秀,你擔不擔心?”她笑言:“我也不差呀?!彼f女人最終得靠自己成全。
夫妻之間如此,朋友之間更是如此。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唯有自己變得強大,才能吸引他人的目光,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花香自有蜂來采,人強必有友來聚。人生,終究要由自己來成全!
作者簡介: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