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關乎學生健康,牽動家長神經,向來是社會關注焦點。近年來,江蘇省紀委監委聚焦學生餐、學生伙食費等背后的違規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堅決斬斷伸向學生伙食費的“黑手”,推動建立信息化監管服務平臺,加大日常監管力度,推動學生吃上“放心餐”。(中國江蘇網2022年10月11日)
民以食為天。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大事要事,學校食堂是廣大中小學的就餐之地,毫無疑問是必須抓好管好的“餐飲重地”。作為教育大省的江蘇,始終高度重視學校食堂的規范管理和嚴格監管,多措并舉筑牢保障中小學生放心就餐的“防火墻”,讓孩子們吃得舒心、家長們放心,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建章立制是根本之策。學校食堂面廣量大,需要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統一、規范、有序的管理體系,是治本之計。近年來,我省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讓學校食堂管理走上制度化、規范化、透明化道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防控組組織編制了《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食堂工作手冊》,從開工、用工、采購、運輸、加工、售賣、消洗、應急等11個環節提出51條規矩。2021年5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省地方標準《中小學食堂管理服務規范》,對中小學食堂的組織管理、經營管理、硬件設置、人員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營養配餐、安全生產管理、財務管理、食育文化、應急處置、監督檢查等方面做出明確詳細規定。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有規可守,學校食堂才能走正道、不走歪路。
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公開是最佳的“防腐墻”。讓全社會對學校食堂放心安心,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是最好的辦法。為此,江蘇推行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工程,應對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出臺《江蘇省學校食堂五常法管理實施指南》,要求學校食堂進行“常分類、常整理、常清潔、常檢查、常自律”管理,鼓勵創建示范學校食堂;實行大宗食品公開招標、集中定點采購,建立學校相關負責人和家長陪餐制度等。只有建立健全學校、家長、社會、行業主管部門多方參與的監督機制,才能讓學校食堂在陽光下規范運行。
依法嚴格監管,是守護學校食堂安然無憂的重要一環。學校食堂無論是自辦還是承包經營,都會考慮成本問題,針對使用過期、超標食材現象,市場監管等部門常態化執法監管、重罰嚴處必不可少。同時,學校食堂食材采購配送交易量大、涉及金額高,極易滋生腐敗,省紀委監委推動建立了覆蓋全省的中小學“陽光食堂”信息化監管服務平臺,緊扣食材采購、食品加工等環節加強監督,已有12518所中小學校使用平臺,占全省校內供餐學校的99.52%。同時,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推動建立“陽光直采”、規范配送體系等監管機制,并從查處案件著手,不讓“黑手”伸向學校食堂。
學校食堂茲事體大,容不得半點馬虎和閃失??偨Y鞏固已有好經驗,探索創新執法監管新路子,精心守護好學校食堂這片凈土,讓中小學生吃上安全健康的“放心餐”?。?span style="text-indent: 32px;">林西/文)